十二生肖年份表
十二生肖年份表是一种描述中国农历的纪年方法,每一个年份都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这十二生肖按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个生肖的周期为12年,循环往复。
这个传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就是上面提到的十二生肖。天干和地支按顺序配对,组成了六十年一个循环的纪年方法。在这种纪年法中,每一年都对应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而地支就是我们的十二生肖。
举例来说,如果某一年是甲子年,那么这一年就是鼠年;如果是丙寅年,那么这一年就是虎年。每个人出生的年份都对应着一个生肖,根据这个生肖,可以推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运势等,虽然这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信仰和习俗。
十二生肖年份表不仅仅是一种纪年方法,它还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时间的理解。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一种动物,这些动物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鼠代表着机智和灵活,牛代表着勤劳和坚韧,虎代表着勇猛和力量,兔代表着敏捷和温和,龙代表着威严和吉祥,蛇代表着智慧和神秘,马代表着热情和奔放,羊代表着温顺和善良,猴代表着聪明和灵巧,鸡代表着勤奋和守时,狗代表着忠诚和勇敢,猪代表着勤劳和豁达。通过这些生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生肖属相按什么划分
生肖是按照我国历法的阳历中立春那个节日来划分的。每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有数钟声的时候,主持人会说什么生肖的年到了,其实是大错特错,以至于谬误不断地在重复。这要从我国的历法说起:我国的国产历法至少有两类,一类是阳历,一类是阴历。
阳历就是以太阳的运行规律总结的历法,用天干地支(又叫六甲)记年的其实是一种阳历,最有代表性的是24个节气,精确地表达了太阳在地球公转轨道(黄道)平面上的位置,一年的开始就是24节气中立春的这一天!这才是真正的春节!天干地支记年还能准确地推导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准确日期,在考据和考古上有重要作用。民间用这种历法来算命和推算黄道吉日。
阴历是以月亮相对地球的位置即月亮圆缺变化来推算的历法,又叫太阴历。太阴历记年相对太阳历记年有较大误差,为了校对这种误差,聪明的古人设置了润月,所以有的阴历年份有13个月。国人记生日喜欢用阴历,其实这种记岁的周期是很不精确的。
六甲记年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排列,刚好60个排完一个周期。这样有点复杂又不好记,于是古人想到用动物来表达复杂的地支,这就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因此属相应该是我国六甲记年中特有的,那么鸡年狗年什么的应该从立春的那天算起。
我国传统的记时是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也是从太阳的位置来确定的,太阳中天时为午时正,如果午时正与当今时间12时正在同一时刻,那么从11时到13时为午时,所以23时到1时为子时。也就是说按中国历法,我们新的一天是从23时开始的。
今年是猪年,明年就是鼠年。我们进入鼠年的准确时间应该是立春日的前夜23时。当然再精确一点就应该是立春的时刻了,但是这样记时又会出现一些混乱,因此约定从23时-1时为子时,两个小时恰好一个时辰,余类推。
生肖是按农历算还是按阳历算
生肖属相应该是按照阴历来算的。
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按照我国专有的阴历纪年法直至今日。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生肖的周期为12年。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种动物作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
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亦称十二生肖。生肖是按阴历计算的,正史把春王正月初一日作为新的年份起始日。全国各地的民俗很多都把正月初一作为生肖年起点,如流传至今的本命年“戴红绳,穿红内裤”的习俗就从除夕午夜开始。
而我国的老黄历和算命八字排盘,均以“立春”作为生肖年的开始。根据中国历法,属相按立春划分。两个生肖的划分,既不是以公历的1月1日为界限,也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界限,而是以24节气中的立春节气为界限。
生肖属相的阴阳历争议:
正是由于官方,以及正史认定阴历为生肖属相的起算点与许多民间习俗相悖,比如老黄历,算命八盘等都是沿用以立春,即二十四节气之首为划分标准,导致在民间存在许多争议。有大概一半的人认为生肖属相既不是以阳历的1月1日为界限,也不是以阴历的正月初一为界限,而是以24节气中的立春节气为界限,并且依旧在沿用着这样的习俗。
而还有一部分人似乎不愿去算,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乐意用阳历的一月一日作为生肖属相的分割点,而这些界限的争议,正是对生肖属相是按什么来算的主要缘由。